找到相关内容206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湛然《十不二门》论天台思想之发展演变

    证遮那一体不二,良由无始一念三千,  以三千中生阴二千为,国土一千属依,既居一心,一心  岂分能所?虽无能所,宛然。是则理性、名字、观行已有  不二之相,故使自他因果相摄。但众生在理,果虽...故众  生一念理具三千与诸佛心地三千不殊。  若综合上述十门来加以分析,可得知此十门中,实以第一门「色  心不二门」为基础,由此而成就内外不二、修性不二、因果不二、染  净不二不二、自他不二、三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74059.html
  •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

    ,自他不二,因果不二不二,净秽不二,苦乐不二,欣厌不二,取舍不二,菩提烦恼不二,生死涅槃不二,是诸二法,皆同一相。一道清净,体究之极,与自本心,忽然契含,方知著衣吃饭,总是三昧。嬉笑怒骂,无非...若著蜗角虚名,不悟虚幻。或复爱殖货利,会计经营,现在碌碌一生,将来随业流转。彼佛刹中,庄严,无量胜妙乐事,不闻不知,从生至死,未会发一念向往之心。反不如穷愚困厄之夫,多能念佛,从冥入明,转生胜处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276683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所说的不二、身土不二、自他不二、生佛不二的关系。在佛法修习中,正确体认这些关系,真实地生起对父母、众生、国家、师长“四重恩”的感念之心,在修习中恪尽报恩的义务,践行饶益广大人群的愿心,是大乘菩萨道...波罗蜜故得作佛。”(《大智度论》卷20,《大藏》25·No.1509)总言之,四无量心以慈、悲两者为首要,统率四无量心的一切功德是不存疑义的。  《大智度论》还指出四无量心修习,可以分别对治、断除何种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

    无差别,鼓励凡夫修持成佛。又提出了“不二”说,认为就佛来说,佛身是报,佛土是报,佛身与佛土不二报与不二,两者共摄“一念三千”,而归于一心。这是从境界论的层面,阐发理想人格、神格与理想...坚实和有效的思想基础。   佛教认为,众生的身心活动不仅会给自身的生命带来果报,而且还会为生命生存的空间、环境带来果报,由此又把果报分为“报”和“报”两类。所谓报是指依过去的业因而招感得的众生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8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佛教由此还讲到要“庄严”,报、报,都要去美化和净化,那就是庄严。而且,还讲到了“不二”,报和报不是两件事,而是一件事。所以,要晓得爱护大自然;不知道爱护大自然,就等于不知道爱护我们...我们这个身体,佛教叫“报”,简单地又叫“根身”;外色,又叫“器界”,就是外在的山河大地,是我们报所赖以生存的环境,所以叫“报”。二报之所以叫做“报”,那就是说我们的身心和世界,都是由我们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住、唇齿相依、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;同样,佛教的“不二”理论告诉我们,主体的人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相互依赖、相互影响、不可分割的。地球是人与万物共有的空间,多样性的...精通佛法、安养晚年,还让他们的子女没有了后顾之忧,安心工作,做这样的事情比单纯的放生意义更大。 5、不要想着通过放生会长命百岁,这种想法不符合佛教的教理教义。人生是无常的,因为无常,所以要做些符合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